淮南市围绕“调转促”,夯实企业质量基础,完善质量安全监管,壮大品牌经济,建设质量淮南、品牌淮南——瞄准“品牌淮南”目标奋力迈进
在全市“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4106”行动计划里,质量品牌升级工程为十大重点工程之一。按照部署,淮南市将以培育“名企、名牌、名品”为抓手,推动“淮南产品”向“淮南品牌”转变,到2020年,全面建成全国防爆电器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0个,力争中国驰名商标超过6个、安徽名牌产品120个、淮南市市长质量奖企业16个、淮南名牌产品200个。
目标已经明确,风帆已经升起,市质监局审时度势、深入剖析,不断加强产品质量品牌建设,助推全市“调转促”战略发展。
引导企业发挥主体作用——企业是质量品牌建设的主体,抓住了企业主体作用就抓住了质量品牌建设的“牛鼻子”。淮南市将进一步强化企业的质量安全和品牌发展意识,正确处理质量品牌与消费需求的关系,让“一流的企业创造需求,二流的企业满足需求”成为政府和企业的共识,发挥企业质量品牌的主体作用,实现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向需求拉动转变。
筑牢质量品牌提升根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淮南市将进一步加强计量工作,夯实企业计量管理基础;加强标准化工作,推动企业发展动力转换;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快开放发展步伐;鼓励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和联盟社团标准,让标准成为质量的硬约束。大力开展绿色认证、节能认证、有机认证、无公害认证、质量安全认证、服务业认证等,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强化检验检测技术支撑,满足检验检测需求,支撑创新发展。
完善政府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加强政府质量监管,是防止市场失灵的重要保障。淮南市大力推进标准化改革,将强制性标准整合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一级;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满足市场、科技快速变化及多样性需求。推进政府办检测机构的整合改制,建设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产业园,打造技术高地和创新要素聚集地。积极推行“双随机”抽查工作制度,建立总体质量统计和分析应用实时动态机制。
创新提升品牌经济效益——品牌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象征,是一个民族和地区整体素质的体现。淮南市将扩大品牌增量,储备一批、争创一批、培育一批,大力培育“名、优、特、新”品牌;引导企业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把技术创新作为品牌战略的核心,提高品牌的溢价效益;按照“市级品牌—省级—中国名牌—世界名牌”和“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两个发展路线,促进品牌的提档升级,重点做好国家级防爆电器优质产品示范区建设,让“淮南制造”成为优质产品的代名词。
加强队伍建设,支撑质量品牌发展——人才是质量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淮南市将引导企业既要积极引进急需的专业人才,又要加大质量教育投入,让现有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继续组织开展首席质量官的培训工作,为企业培养管理人才;支持高校设立质量品牌学科,开展质量品牌职业教育;协调相关科研院所、技术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实用技术培训,解决企业专业人员培训的现实急需。
厚植质量文化,优化质量品牌发展环境——质量文化是质量品牌的隐形制度,对质量行为人起着极为重要的内在约束作用。市质监局将建立以诚信为核心的质量文化,使企业、政府、社会、消费者形成质量自觉。大力推行企业社会责任认证,引导企业建立质量诚信文化。建立社会诚信档案,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等提供必要的专业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