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初开始,旗山月饼宣传战就从旗山矿向市区乃至网络逐步打响。8月底开始,宣传大战逐步达到高潮。一时间,宣传战、价格战、口碑战硝烟弥漫。旗山矿方圆两公里几乎被月饼广告覆盖,以“幸福人家”月饼的红色底色为龙头,旗山江月、旗山秋月、鑫旗山、旗山矿、旗发、旗山煤勇等等“旗山”品牌月饼纷纷登场热卖。
眼下,中秋已过,月饼大战硝烟散尽,正宗旗山月饼之争也暂告一段落。“旗山月饼”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区域性的生产加工品牌,并且走出了贾汪,走向徐州乃至淮海经济区。每家都说自己“最正宗”,产销两旺的“旗山月饼”到底该往哪里走,值得深思。
旗山月饼成为彭城中秋热点“经济现象”
“正宗”之争,成了今年月饼大战的主旋律。几乎旗山矿周边的月饼厂家都以“旗山”命名,甚至距离矿区20公里的厂家也号称“正宗”。各家宣传的主基调多为“正宗旗山月饼”、“正宗旗山矿大食堂月饼”、“正宗旗山大食堂配方”等等。谁是“正宗”吵得不可开交,很多消费者同时品尝几种月饼后才决定购买,有的宁愿花费时间和路费,驱车到旗山矿食堂排队购买。有的销售商为正名“正宗”,甚至贴出了徐矿集团同意成立食品公司的文件。
徐州苏旗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天祥介绍说,旗山月饼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生产加工的,那时候生活水平低,把月饼当成一种福利做给工人吃;后来也在食堂窗口出售,慢慢地形成了固定的消费群体,尤其是旗山煤矿矿工对这个产品有了很深的感情。
2008年,徐矿集团要求各煤矿后勤服务部门发展“一矿一品”,旗山矿最大的亮点在哪里,月饼无疑是最大选项。2009年旗山月饼开始规模化发展,第一年生产了三四万斤,2010年10万斤、2011年20万斤、2013年跃升到30万斤,今年仅“幸福人家”一个品牌就生产了50万斤。
张天祥告诉记者,这几年,旗山煤矿分流了1000多人,周边镇村在食堂干过的老工人有不少。其实,我们做月饼最讲究的就是真材实料。我们只能说,那些在矿外面加工的月饼,还标着矿内食堂生产的,才算是造假。好多旗山矿附近的月饼生产厂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品牌,就不能说是假冒伪劣了,最多只能说是“傍名牌”。这也就形成了目前到处都是旗山月饼,哪个才是最正宗的“旗山现象”。
食品产业大有可为,产业集群才是王道
因双方股东意见不统一,今年初在旗山矿食堂挤出空间生产月饼的原旗升食品有限公司搬迁至农贸市场,旗山煤矿又投资200万元,注册成立了徐州苏旗食品有限公司。250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厂房,两条崭新的半自动化食品加工设备,为扩大月饼生产提供了基础保障。苏旗的“幸福人家”一跃成为旗山月饼的领军企业。
在今年的旗山月饼品牌中,“幸福人家”与“旗山江月”品牌销售点最多。“旗山江月”是往年市民认可的旗山矿月饼,而今年的新品牌“幸福人家”则打出了旗山矿食堂正宗月饼的旗号,甚至还展示出了经营许可证复印件。旗山煤矿党委书记马金保自信地说,在矿内注册的只有苏旗食品公司一家,旗山煤矿重视支持的也只有苏旗食品公司一家,能代表旗山矿的更只有苏旗一家。基于上述考虑,旗山煤矿只做产品宣传推广,没有参与“正宗”纷争,也没有采取包括“打假”在内的其他竞争手段。
今年中秋期间,徐州苏旗食品有限公司两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也仅能达到50万斤,而徐州市常住人口1000余万,市区人口300余万,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且,旗山月饼主要销往市区及贾汪区附近,其他区县、周边市县及南方市场尚未开发。可以说,月饼市场潜力巨大。据不完全统计,旗山煤矿周边月饼生产厂家80余家,月饼生产线近40余条,其余为作坊式生产。而苏式月饼没有秘方,只有配方。安全卫生、用料上乘,货真价实,酥脆软香可口,就能赢得消费者青睐。“正宗”之争,实际是营销策略,实质是吸引眼球,占领市场,其竞争主要在原有市场范围内展开,对新市场开发作用不够明显。
马金保对记者说,旗山煤矿工业广场面积800余亩,欢迎周边有志于月饼生产的厂家到旗山矿来,我们有一批待租赁的厂房,希望与旗山煤矿周边的月饼生产厂家共同创业,形成产业集群。有了集群效应,才能更好做好原材料供应、生产服务、产品展示、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等事项,共同开发占领徐州乃至淮海经济区市场,这才是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
正如徐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吴志刚近日来旗山煤矿调研时所说,利用“旗山月饼”品牌影响力,做好食品生产常态化,注入互联网思维,健全“旗山月饼”的线上、线下销售体系,让品牌产生的商业价值全部回归创业者,可以实现“旗山月饼”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四川商标注册,成都商标代理,四川商标申请,成都商标代办,四川商标事务所,成都商标在哪里办理,四川商标局,成都商标申请,四川商标网,成都工商代理,四川营业执照代办